深秋的阳光透过服装店的玻璃,刚好落在那件酒红色羊绒衫上。老妈的手指刚触到柔软的面料,另一只涂着豆沙色指甲油的手就抢了过去。我正准备看老妈施展她的“砍价兼说理”绝技,却见她往后退了半步,笑着说“你先看”,转身拉着我出了店门。
这场景让我差点以为认错人。从前的老妈可不是这样。小区超市老板少找五块钱,她能站在收银台旁把账目算得明明白白;楼下施工队半夜扰民,她一个电话打给城管,愣是让机器停到了天亮。用老爸的话说,“你妈这辈子就没在理上输过”。

“妈,那衣服明明是你先看上的!”走出不远,我忍不住开口。老妈正低头踢着路边的梧桐叶,闻言抬头拍了拍我的胳膊:“万一她是你未来丈母娘呢?”我刚喝进嘴里的奶茶差点喷出来,她却一脸认真,“我这暴脾气,万一吵起来把人得罪了,以后你谈恋爱、结婚都受影响咋办?”
这话让我想起上周的事。老妈在菜市场和摊主争执秤头不准,对方嗓门一高,她忽然就闭了嘴,反倒笑着递过去一颗糖:“老板生意兴隆。”回家路上我问起,她也是这套说辞。当时我只当她是年纪大了性情变温和,直到今天才懂这份“温和”里藏着的小心思。
记忆里,老妈的“战斗力”曾是我的保护伞。高中时我被同桌诬陷偷东西,老妈冲进教室,逻辑清晰地列出证据,把对方家长说得哑口无言。那天她牵着我走在夕阳下,说:“别怕,妈在,没人能欺负你。”可如今,这个连我受一点委屈都要讨回公道的人,却开始在陌生人面前收敛锋芒。
“你都快三十了,对象还没着落。”老妈忽然叹口气,“上次你王阿姨说,她儿子就是因为未来丈母娘觉得她太强势,差点黄了。我可不能给你拖后腿。”她絮絮叨叨地说着,路过水果店时,特意绕远了避开正在和老板争执的阿姨——上次那位阿姨和她因为广场舞站位吵过架。

我忽然鼻子发酸。老妈年轻时在纺织厂当车间主任,雷厉风行是出了名的。可自从我过了二十五岁,她渐渐变了。以前看婆媳矛盾的电视剧,她总说“做人要讲道理”;现在却会拉着我分析“女孩子嫁过来不容易,要多包容”。那些她曾经坚守的“道理”,在我的终身大事面前,全都悄悄退了位。
我们走到街角的服装店,老板正拿着那件酒红色羊绒衫追出来:“大姐,刚才那位顾客没买,我给您留着呢!”老妈眼睛一亮,又忽然犹豫:“她没生气吧?”老板笑着摇头,她才欢天喜地地付了钱。
回家的路上,老妈穿着新衣服,脚步都轻快了不少。阳光洒在她的白发上,像撒了层碎金。我忽然明白,她不是真的怕吵架,而是怕我的人生路上有任何阻碍;她不是性情变温和,只是把所有的锋芒都化作了对我的守护。这份藏在“怕遇你未来丈母娘”里的爱,比那件羊绒衫更温暖,也更绵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