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终团建的包厢里暖意融融,红烧排骨的香气混着果酒的清甜漫在空气中。经理刚结束鼓舞士气的发言,便挥着筷子提议做个小游戏:“咱们来个成语填空热热身,五()四(),大家把答案写在纸条上,我来收。”
服务员很快拿来一沓便签纸,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此起彼伏。我瞥了眼旁边的工位搭档小林,她正咬着笔杆皱眉,我用口型比出“五湖四海”,她立刻心领神会,飞快地写下答案。对面的老周是公司的老学究,推了推老花镜,郑重其事地写下“五经四书”,还特意在旁边标注了出处,引得周围人偷偷发笑。
经理挨个儿收纸条,每拿起一张就念出来。“五湖四海,不错不错,咱们团队就是来自五湖四海嘛!”“五经四书,老周还是这么有文化。”他一边点评一边点头,忽然手一顿,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,眼睛瞪得溜圆,拍着桌子笑出了声:“谁的数学这么好!填的五八四十!”
整个包厢瞬间安静了两秒,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笑声。小林笑得直拍大腿,刚喝的果酒都呛出了眼泪;老周扶着眼镜,嘴角也忍不住上扬;连平时最严肃的技术部主管,都捂着肚子弯了腰。经理举着那张纸条来回展示,字迹歪歪扭扭的,末尾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。“这位‘数学天才’请主动现身,今晚的甜品我包了!”
角落里的实习生小孟慢慢站了起来,脸颊红得像熟透的苹果,手指紧张地绞着衣角:“对、对不起经理,我当时脑子一抽……”原来小孟刚加班改完财务报表,满脑子都是计算公式,看到“五”和“四”的组合,条件反射就写下了“五八四十”,写完才反应过来是成语填空,想改已经来不及了,只能硬着头皮交了上去。
经理非但没生气,反而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:“年轻人反应快,这脑子不用在数学上可惜了!”他转头对众人说:“咱们做工作就需要这种灵活的思维,有时候换个角度,难题就解决了。”说着便让服务员把最大份的提拉米苏端到小孟面前。
游戏还在继续,但气氛比之前更热烈了。老周主动跟小孟探讨起古代算学著作,技术部主管则拉着小孟请教Excel公式技巧。我看着眼前的场景,忽然觉得这张“五八四十”的纸条,比任何华丽的祝酒词都更能凝聚人心。
散场时,经理特意把那张纸条折好递给小孟:“留着做纪念,咱们公司就需要你这样的‘跨界人才’。”小孟攥着纸条,眼睛里闪着光。月光洒在我们身上,每个人的脚步都格外轻快。
回去的路上,小林跟我说:“本来以为又是枯燥的团建,没想到被小孟的‘五八四十’救了场。”我笑着点头,忽然明白,真正温暖的团队,从来不是靠完美的答案维系,而是这些不经意的小插曲,让每个人都能卸下防备,真诚相对。那张写着“五八四十”的纸条,或许会成为我们团队最特别的年终记忆。